很多媽媽在產后42天去醫(yī)院復查的時候,一般都會被建議做盆底肌修復,然后提出質疑“醫(yī)生總建議我做盆底肌康復,有必要做嗎?”
盆底肌雖然看不見、摸不著,但卻與女性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!那么“盆底肌”是什么呢?花幾千塊錢做修復效果在哪呢?
盆底肌的作用
1、括約:括約肌控制排尿、控制排便
2、支持:盆腔臟器
3、性:保證性生活質量
產后盆底肌為什么會受損?
孕期隨著胎兒的發(fā)育,子宮不斷增大,對媽媽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會有一定的壓迫,容易造成一定的損傷,尤其是對盆底肌損傷很大;另外,分娩時的過度壓力和拉力,也會容易讓這塊肌肉變得松弛無力。
剖腹產會引起盆底肌損傷嗎?
會,在妊娠期間,胎兒慢慢長大,這逐漸增加的重量都壓在盆底肌上。重力作用會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,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。還有大量雄雌激素、孕激素也會對其有影響。因此無論經陰道分娩還是剖腹產,都很有必要進行產后盆底肌康復。
哪些疾病需要做盆底康復?
1. 尿失禁:壓力性、急迫性、膀胱不穩(wěn)定性、混合性;
2. 盆腔臟器脫垂:輕-中度子宮脫垂、膀胱脫垂、直腸脫垂、陰道前后壁膨出;
3. 陰道異常:陰道松馳、陰道痙攣;
4. 性生活不滿意:性交疼痛、無性高潮、性欲下降;
5. 反復陰道炎、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;
6. 外陰上皮非瘤樣病變(外陰白斑);
7. 子宮內膜薄(營養(yǎng)不良導致),藥流或人流術后子宮內膜容受性差、下腹部疼痛;
8. 慢性盆腔疼痛等等。
盆底康復的“黃金期”?
產后42天復查經過醫(yī)生專業(yè)的評估后,且惡露已排干凈,就可以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了。產后42天至產后6個月是盆底組織及肌肉康復關鍵時期,也是產后最為脆弱的階段,如果存在臨床并發(fā)癥更應及早進行改善,如果不早期干預,可能導致加重臨床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(如尿失禁、臟器脫垂等)。產后3個月至產后1年屬于肌體恢復的黃金時期,此階段應重視效果的鞏固。
相信很多寶媽也了解到“凱格爾運動”!皠P格爾運動”雖說現在網絡上已經有很多教程,但每個媽媽盆底肌損傷程度不一樣,凱格爾運動并不是所有產后寶媽都適合。所以產后寶媽們在產后42天復查時一定要重視盆底肌的篩查,醫(yī)生會根據你的個人情況為你進行盆底肌修復治療方案的指導。
心血管臨床醫(yī)學中心 神經科臨床醫(yī)學中心 外科臨床醫(yī)學中心 腫瘤臨床醫(yī)學中心 消化臨床醫(yī)學中心 婦產科臨床醫(yī)學中心
世博高新醫(yī)院是淄博市高新區(qū)與北京世博金都醫(yī)藥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聯合建設的一家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三級醫(yī)院。